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专业开设与2003年,始终秉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理念,历经多年的不懈探索与精心建设,2019年,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该专业成功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专业乘势而上,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其在国内本科专业领域已跻身前列。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生人数40余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备电子科学与专业扎实的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具有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各种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与应用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具备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能够综合考虑环境、法律和技术等多种因素, 分析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提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3.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地完成微电子工程领域各种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能够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
4.能够与时俱进,并能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
5.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不同职能团队中发挥特定的作用,胜任技术、经营或者管理工作。
二、毕业要求
1. 思想品德: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2.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科学与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3.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可借助文献辅助对电子科学与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4.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电子科学与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电子科学与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5.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科学与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模型建立、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解释等,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6.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科学与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7.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科学与领域中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科学与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9.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科学与领域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0.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1. 沟通:能够就电子科学与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2. 项目管理: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3.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FPGA应用开发、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基础、集成电路工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VLSI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程实训、电子工艺实践、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单片机课程设计、FPGA应用课程设计、电力电子DSP原理与应用实践、电力电子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实践、电力电子技术及芯片应用实践、芯片测试实践、集成电路工艺模拟、集成电路实践、集成电路设计流程认知实验、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FPGA应用开发课程实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课程实验、VLSI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课程实验、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课程实验、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CMOS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实验、电力电子DSP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电力电子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课程实验、半导体器件建模课程实验等。
七、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修满168.5学分),劳动教育32学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